古代有句俗话:“成王败寇”,胜者常常被赞美,失败者即使曾有过卓越的功绩和能力,也难免遭到指责和非议。不过,历史上确实存在一些例外的情况,只是非常罕见。
大唐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几乎人人皆知,结果是李世民获胜,而李建成败北。李世民最终成为一代明君,史称千古一帝,而李建成则背负了众多非议。其实,李建成当初几乎是板上钉钉的皇位继承人,如果不是李世民的突然起事,皇位无疑属于李建成。
不少人感叹,幸亏李世民得以登基,才有“贞观之治”的盛世景象。但李建成真的就做不到这样吗?
李渊称帝后,嫡长子李建成自然被立为皇太子,而他的弟弟们则肩负起大唐南征北战的重任。太子最重要的任务则是处理政务和学习治国之道。
然而,军功是显而易见的荣誉,而治理政务的辛劳和成果却往往不为普通百姓所见。于是李世民凭借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,逐渐赢得了民间的崇敬和威望。相比之下,李建成还在忙于学习和处理朝政,是否还能心无旁骛地继续提升自己呢?
展开剩余88%李世民不仅有丰富的实战经验,军事才能突出,智谋自然也不容小觑,而李建成更多专注于治国理论,缺乏实战经验。
因此,李世民在军事实力和个人魅力上渐渐超越了李建成,令后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危机。久而久之,兄弟二人之间矛盾加深,甚至难免生出敌意。
李建成开始对李世民采取了一些限制和打压的措施,这一切旁观者皆能看出端倪。起初,李渊并未过多干预,意图平息矛盾,防止冲突升级。然而,一旦他亲自介入,局势便有了转折。
史料记载,李建成被立为太子,原因简单明了:他是嫡长子。而李世民凭借军功,也具备了被立为太子的资格。两人各有拥护者,最终胜负关键在于李渊的态度。
李渊努力在两兄弟之间保持公平。一方面需要李世民为其征战沙场,另一方面必须维护李建成作为太子的尊严和地位。因此,在李世民功勋显赫时,李渊也派李建成去平定窦建德的残余势力,意在缩小两者间的差距。
但细看,李渊实际上仍偏向李建成。为了打消李世民的野心,李渊通过控制其招兵买马的机会,试图限制他的势力扩张。
例如,在抵抗突厥的军事行动中,李世民本该掌握大权亲自领军,但李渊却选择让李元吉出征。表面上看似避开了李建成,但李渊的干预远未止步。
李世民的得力将领如秦叔宝、尉迟敬德依然效力于他,但李渊却将调配权交给了李元吉。表面上合理,因为征战者应由派遣者统筹,但实际上却削弱了李世民的指挥权。
更甚者,李渊对李世民麾下的重要文官也进行了调动。像房玄龄这样的心腹,都是李世民不可或缺的支持者,却被李渊撤职或调离,这无疑削弱了李世民的政治基础。
至此,李渊已经无法做到真正公平,李世民的不安与焦虑也随之加深。在众多支持者的劝说下,李世民最终发动了“玄武门之变”,在李建成和李元吉毫无防备的情况下,将二人除掉。
李世民的才干毋庸置疑,但李建成作为被李渊看重的太子,也绝非无能之辈。
李建成之所以失败,更多是因自负和警惕心不足。如果他在进入宫廷时更为谨慎,或许李世民未必能轻易取胜。
李建成的身份十分明确,掌控朝廷大权,背后有李渊的支持。朝中大臣自然看重他的地位,纷纷倾向于支持李建成,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后盾。
此外,李建成在东宫掌握着两千名长林兵,士兵个个训练有素,战斗力不容小觑。
虽然有人认为李世民麾下也有不少将领和心腹,兵力约八百,但李世民的军队多为新招募,且缺乏长期训练,开战时胜算未必大。
因此,若李建成能更加戒备,长林兵的战斗力完全可以成为决定性的力量。
谈及“贞观之治”,李建成并非一无是处。李渊建国称帝,李建成与李世民的贡献同样重要。起兵之初,两人都招募了军队,李建成更是其中重要一员。
他没有架子,经常与士兵同吃同住,亲民作风使得他在军中威信颇高。
在治军方面,李建成注重保护百姓利益,力求做到不扰民、不增加百姓负担,这也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。
李建成比李世民年长,早年李世民还曾跟随他征战,可见李建成确实是一位资深的军事实践者。若无实力,李渊也不会理所当然地立他为太子。
李世民称帝后,重用了魏征、王珪等将领,他们原本是李建成的部下。如果李建成成为皇帝,这些人同样能够发挥重要作用。
综合来看,李建成若能提高警觉,不失为有机会扭转乾坤的强大对手。凭借其能力,也有可能带领大唐迈入繁荣盛世。
唐朝历史常聚焦李世民,往往忽视了李建成的存在。但若将两人的贡献一同审视,李建成无疑是李世民极为强劲的竞争者。
李建成在政务上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,军事上虽稍逊于李世民,却也多次北征突厥,立下不少战功。
众所周知,战场胜负关键在于兵力、粮草和装备,没有良好后勤支持,战争难以胜利。李建成在这些后勤保障方面表现出色,能干得令人称赞。
李世民的秦王府虽聚集众多贤士,李建成也不落人后,他十分注重人才的招募与使用。据记载,他擅长与人倾心相交。
因此,无论是高官子弟还是才华横溢的贤才,李建成都能知人善任,甚至死后仍有人誓为他报仇。
在诸多方面,李建成并不逊色于李世民,毕竟他比李世民多活了十多年。
总的来看,李建成绝非无能之辈。虽然大唐盛世是在李世民带领下成就的,但若由李建成执掌,也极有可能迎来繁荣昌盛的时代。
只是,历史没有如果,李建成最终还是败在了李世民的手下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达优配-券商配资-炒股配资平台-线上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